报考指南
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?
发布日期: 2023-06-01     点击数:4180

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以本为本,努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,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、有创新精神、有专门知识、有实践能力、有健康身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,倾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。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首批国家级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单位、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、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,学校紧扣国家发展需求,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优化专业结构,深化“四新”专业建设,推进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,探索卓越工程师、卓越法治人才、拔尖创新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、特色专业5个、教育部“卓越计划”试点专业3个,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,10个专业通过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2个专业通过师范教育二级认证。

积极强化一流课程建设,倾力打造智慧教学平台。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和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,学校入选“教育部2019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”,积极开展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范式改革,遵循“创新性、高阶性、挑战度”标准,倾力打造五大“金课”,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、精品课程5门、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,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,建成了1600余门信息化教学课程,590门课程完成了从传统面授教学向混合式教学的转型,“处处可学、时时可学、人人乐学”的学习新生态初步形成。

注重因材施教、尊重个性发展,倾力培养学生持久竞争力。学校实行学分制、转专业制、选课制、主辅修制和推免制。按照学校相关政策,符合条件的学生,可以在3—6年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,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志向在第二学期、第四学期申请转专业,可以结合专业方向和个人兴趣选修各类特色课程,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第二学位、第二专业或微专业,学业优秀或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申请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。学校打造了完善的专业培养体系和“第二课堂”学习活动平台,形成了“德业双修,学而不厌”的良好学风,为培养学生的持久竞争力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深入推进产教融合、双创育人,着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。秉持“全员覆盖、全程贯通、产教融合、分类施教”理念,以创新方法普及教育为驱动,聚焦学生“创意激发—创新实践—创造实施—创业孵化(四阶递进式)”能力培养,协同推进“专创融合+校城融合+校际融合”,构建了课程、竞赛、活动、研究、实战“五位一体”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,成为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、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;坚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创,优化竞赛组织,提升双创能力,近五年学生荣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励7200余项,其中,“郭牌西瓜”团队斩获第六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,2022年位列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61位;打造“全链条、协同式、生态化、零收费”创业孵化平台,大红炉众创空间孵化项目277个、完成公司注册179个,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、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,倾力打造学生创业“梦工厂”。

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,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。已与美国、俄罗斯、韩国等33个国家的12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,拥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,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高校。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,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,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,正稳步形成以本、硕、博留学生为主,汉语言教学为辅的留学生培养体系。落实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行动,积极拓展生源渠道,建立了多个较为稳定的生源基地。扎实推进教学改革,探索国际合作共建专业,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,已建立了一批全英文授课专业,逐步形成吸引留学生的品牌专业群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来华来校留学生3810人。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,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、艺术与人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17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,其中三个实验室入选山东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。